2021年12月31日

“非遗进校园” 助力襄阳创建东亚文化之都


楚天快报记者 周升蕾 魏鹏 刘孝军 通讯员 黄雯琪 高华云


■“哇!好精致呀!原来这是现在做的东西,我还以为是古代的呢。”12月29日,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“非遗进校园”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巡展活动,在襄阳市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举行。此次活动是2021年襄阳“非遗进校园”巡展活动的最后一站,也标志着襄阳市创建2024年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活动正式启动。


6所学校,94节课

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

在当天活动现场,共有凌云阁书画装裱技艺、南漳剪纸、老河口木版年画等八家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与,吸引了千余名师生到场参观。

最让同学们感兴趣的要数襄阳皮影戏了。一块幕布,一点光源,两张方桌,几张皮影在非遗传承人操控下,伴随着激昂的唱腔上下翻飞,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,笑得前俯后仰。

“截至目前,襄阳共有5项国家级、13项省级和10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”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和琼介绍。

为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校园普及和传承,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让青少年学生触摸璀璨文化脉络,今年4月,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教育局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襄阳分社联合启动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,采用“一校一非遗”的形式,固定上课时间,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课堂,现场向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艺。

今年以来,晨光小学、人民路小学、大庆路小学、襄阳五中实验中学、襄阳市二十五中、襄阳枫叶国际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开展非遗项目教学,开设非遗课堂94节,近两万名学生接受了包括南漳剪纸、襄阳面塑、玄门太极、香包制作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授教学。

经过半年多的学习,人民路小学学生在南漳剪纸传承人李秀玲教导下,熟练掌握剪纸技艺,剪出的“孺子牛”“双飞燕”“井冈山”等作品栩栩如生。该校美术老师董红菱介绍,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,有义务宣传传统文化。由于剪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,平时接触不多,所以教学时有些难度,由剪纸传承人直接教授,学生们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掌握基本技巧,直观感受剪纸文化的魅力。

今年6月10日,湖北省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宣传主会场活动在唐城举行,晨光小学30名学生整齐划一的“襄阳玄门太极”表演惊艳全场,人民路小学的剪纸技艺和大庆路小学的襄阳面塑作品,吸引群众驻足观赏,获得一致赞誉。

同宣传,共行动

共创东亚文化之都

“非遗传承,你我同行。让我们一起动员起来,在‘东亚文化之都’创建活动中,敢为人先,敢当模范,以主人翁的姿态,为创建工作贡献我们的力量。”巡展现场,人民路小学一(2)班学生耿婉桐作为“小小非遗传承人”代表发出倡议,该校师生在倡议书上签名,立志传承非遗文化经典,延续襄阳文化繁荣。

据了解,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是中国、日本、韩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,该项评选活动2013年启动,每年在中日韩三个国家中各评选一个授予“东亚文化之都”称号,也是我国文化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国际品牌之一。今年11月,襄阳入选2024年“东亚文化之都”候选城市。

襄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郝秀峰介绍:“襄阳楚国文化、汉水文化、三国文化灿烂辉煌,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丰富,创建‘东亚文化之都’,我们有着深厚多元的人文传承。”他说,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,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,襄阳市始终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。

自活动启动以来,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、组织举办“我爱非遗”作文大赛等多种形式,“非遗进校园”让根植于襄阳的民间精粹技艺走进校园,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,让师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,了解襄阳灿烂、深厚的历史文化。


活动当天还举行了2021年度“非遗进校园”总结交流会,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教育局领导及各试点学校负责人各抒己见,对新一年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的持续开展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。

襄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肖艳芳:“非遗进校园”是一项值得做,也要做好的公益项目。2021年是起步,我们已经实现了“进校园”的目标,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实现让非遗课程‘留在校园’,形成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。非遗传承要与学校文化建设、研学旅行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有机融合,科学化地做好课程设计、师资团队建设和非遗课题研究,让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,在“双减”大背景下,做好素质教育的“加法”。

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舒振宏:今年以来,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明年还要继续做好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,共同解决今年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,让非遗更好地在校园里留下来。

人民路小学校长李远宏:可为非遗传授教学设置优质课,学校可以提供场地设置非遗展馆供学生参观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要设法把非遗文化的艺术之美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。

晨光小学校长柳华:非遗传承人可以将学校老师培训发展为教学力量,将非遗教学内容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,同时搭建校际间交流平台,共同提高。

大庆路小学副校长焦亚辉:编制非遗文化传承校本教材,培养专门的师资力量,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划体系,将“非遗文化进课堂”发展成为一项长期持久的活动。

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副校长张雪晴:玄门太极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,是健与美的结合,希望可以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学校。

襄阳二十五中副校长谭艳苹:扩大活动宣传力度,将家长纳入项目培训范围,设置课程教学规划目标,评选精品班级,供学生们在社团时间学习。

襄阳枫叶国际学校校长王菲:在今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,学校三年级学生全部参与到剪纸学习中去,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。在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有更多非遗传承项目进入学校,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非遗项目。

--> 2021-12-31 9 9 楚天快报 content_147594.html 1 “非遗进校园” 助力襄阳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/enpproperty-->